大灣區精選樓盤

更多篩選
共有 個樓盤

中原粵港澳大灣區指數

96.71

與上月比較 0.13%

最新2025年3月15日公佈,反映2025年2月指數

中原粵港澳大灣區指數每月定期發布,每月的15日將發布上月指數。

中原大灣區香港指數

93.76

本月公佈 : 2/2025
與上月比較 -0.46%

中原大灣區廣州指數

93.53

本月公佈 : 2/2025
與上月比較 -1.10%

中原大灣區深圳指數

98.99

本月公佈 : 2/2025
與上月比較 0.88%

中原大灣區佛山指數

171.98

本月公佈 : 2/2025
與上月比較 -0.01%

中原大灣區珠海指數

122.42

本月公佈 : 2/2025
與上月比較 2.71%

中原大灣區東莞指數

146.25

本月公佈 : 2/2025
與上月比較 -0.24%

中原大灣區中山指數

93.42

本月公佈 : 2/2025
與上月比較 -1.92%

中原大灣區惠州指數

76.31

本月公佈 : 2/2025
與上月比較 -0.38%

中原大灣區江門指數

103.44

本月公佈 : 2/2025
與上月比較 -2.04%

中原大灣區肇慶指數

107.73

本月公佈 : 2/2025
與上月比較 -3.08%

中原大灣區澳門指數

82.78

本月公佈 : 2/2025
與上月比較 -0.62%

大灣區小百科

大灣區新機遇

大灣區置業指南

深中通道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帶來全新格局

2024/8/21

深中通道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帶來全新格局 連接廣東深圳和中山的深中通道, 6月30日正式通車運營。通車運營後,深圳與中山之間的通行時間從2小時縮短至半小時,實現「一小時生活圈」,深圳與珠江口西岸城市群的互聯互通,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帶來全新格局。 深中通道是粵港澳大灣區核心交通樞紐,集「橋、島、隧、水下互通」於一體,全長約24公里,是當前世界上綜合建設難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之一。深中通道通車後,珠江口「黃金內灣」A字形交通網絡骨架再添「關鍵一橫」。 據介紹,深中通道通車後,自深圳側向西行駛,西岸第一個出口為翠亨東出口,可前往中山翠亨新區,由主線直行通過中開高速可去往中山、江門及粵西的陽江、茂名、湛江等城市,經中開高速轉入中山東部外環和廣澳高速後,可去往廣州、佛山、珠海、澳門等城市。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6月27日公布了深中通道通車收費標準。9座或以下客車全線收費人民幣66元,19座小巴人民幣100元,20座至39座、超過40座客車人民幣79元。 對於深中兩地市民日常出行往來而言,跨市公交是最具性價比的方案之一。據深圳市交通部門透露,深中跨市公交將開通兩條線路,共投入運力24輛大巴車,單程票價為人民幣15-18元。 24公里的深中通道將深圳、中山納入「半小時生活交通圈」,計劃今年底南中高速南延線開通並接入深中通道後,南沙萬頃沙地區也將成為這一交通圈新成員。深中通道的開通,顯著提升了跨珠江口通道的通行能力,加快了珠江口兩岸經濟、社會、文化各要素的流動,人暢其行、物暢其流,將粵港澳大灣區加快融合發展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深中通道預計6月通車

2024/5/24

連接深圳至中山的深中通道,又名「深中大橋」,是大灣區一個超級工程,深中通道位於港珠澳大橋的北面,對上就是連接廣州市及東莞市的虎門大橋。以往要由粵西地區來往深圳,虎門大橋就成為必經之路。如今深中大橋擁有8條行車線,比虎門大橋多出2條,同樣是連繫珠江口東西岸,有望能減輕虎門大橋的交通壓力。 整個深中通道,跟港珠澳大橋相似,是世界級的集群工程,將橋、島及隧道結合成深中兩地的交通系統。深中通道中的中山西人工島,面積有如19個足球場,主要用作橋隧轉換。至於海底隧道為世界上最闊及最長的海底沉管隧道,長約6.8公里,沉管段佔約5公里,為中國首次應用鋼殼混凝土組合結構,亦是國際上首見如此大規模的製作。 其中伶仃洋大橋索塔高達270米,即是約有90層樓高,拉索橋是最標誌性的基建,橋樑段有2條航道橋,西側是中山大橋,東側為伶仃洋大橋,橋底預留700米闊的航道,離海面的高度有76.5米,能確保巨型船隻通行無阻。 一橋飛架伶仃洋,深中通道串聯起深圳都市圈、珠江口西岸中山市等都市圈,將促進環珠江口黃金內灣加速成型,也將為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發展帶來重大機遇。

「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項目迎來新進展

2024/3/26

籌劃多年的「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項目又迎來新進展。《廣東省2024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以下簡稱《項目計劃》)提到佛山高明的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項目將於今年開工建設,此消息一出,不少對新機場翹首以盼的市民倍感振奮。 首先,就從其功能來看,「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并不是一座單一的空港,而是將打造成爲「機場+高鐵+地鐵+高速公路」的立體交通樞紐,在填補珠西地區航空資源缺口、優化珠三角機場群布局的同時,助力佛山西進和肇慶向東,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協調發展。 據悉,圍繞新機場規劃建設,廣湛高鐵、珠肇高鐵高肇段工程施工正有序推進,珠肇高鐵江機段、深南高鐵計劃今年動工建設;肇明高速 (一期) 工程建設正全力推進,廣昆高速擴建工程已啓動建設,佛肇雲高速肇雲段、國道G324改建工程計劃年内動工建設。 從佛山本身來看,目前佛山境内已投用的機場隻有一個沙堤機場,而該機場去年客運旅客運輸量才首次突破100萬人次。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研究員朱元冰指出,沙堤機場的旅客運輸能力跟佛山的制造業規模和經濟體量頗不匹配。 從珠江西岸整個區域來看,廣東現有機場在珠江口和珠江東岸地區分布密集,而珠江西岸及粵西地區的航空服務不足,機場布局呈現東密西缺現象。從運能來看,廣州白雲機場位于珠三角的中心,珠江西岸的佛山、肇慶、雲浮、江門、中山等城市的居民航空出行主要還是依賴于廣州白雲機場。 而「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的建設能夠有效帶動高鐵、高速公路、航空等高等級交通網絡的建設與整體效益的提升,有利于肇慶、中山、江門、陽江、雲浮等市以及佛山西翼群衆的交通出行,有利于加快構建包括珠三角9市和環珠三角6市的大珠三角經濟區,推動珠三角地區向大西南拓展經濟腹地,實現以交通一體化促進經濟一體化,輻射帶動區域協調發展。 「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建成後,還能與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産生協同效應,共同形成一個大的國際航空樞紐。新機場建成後,佛山沙堤機場将會搬遷到新機場,爲廣州騰出空域,從而讓白雲機場正在新建的T3航站樓發揮出最大作用。

灣事通粵港澳三地同步上線推出過百項服務

2023/12/19

灣事通粵港澳三地同步上線推出過百項服務 在廣州舉行的第二屆數字政府建設峰會暨「數字灣區」發展論壇宣布推出「灣事通」綜合服務平台,在微信、WeChat(國際版微信)、支付寶、AlipayHK(港版支付寶)、MPay(澳門錢包)上線,方便粵港澳三地居民使用。 上線的「灣事通」小程序共有過百項服務,「灣事通」平台圍繞粵港澳三地居民企業出行、通訊、支付、求職、養老、醫療、教育、吃住遊等場景和習慣,提供便捷的跨境服務, 以數字化助力一個平台暢行灣區,共同構建大灣區優質生活圈。 在交通服務方面,「灣事通」小程序彙聚了市内交通、跨境出行兩大場景。市内交通掃碼出行涵蓋灣區内9+2城市公交、地鐵,内地居民赴港澳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均可掃碼,跨境交通出行則涵蓋廣深港高鐵、跨境巴士、輪渡等多種跨境方式。 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速推進。廣東省政府重點打造公共服務融合便利生活,實現更多居民和企業跨境通辦。「灣事通」作為落實行動方案的首批成果之一,進一步便利了大灣區居民生活。

香港高鐵現已覆蓋大灣區7大城市 直達73個內地站點

2023/10/20

香港高鐵現已覆蓋大灣區7大城市 直達73個內地站點 隨著跨境客運需求殷切,高鐵將於10月11日新增湛江西線,連接江門、開平南、陽江、茂名及湛江5個新站點。連同現有的路線,10月11日起由香港乘搭高鐵出發,可以直達73個內地網站點。 港鐵日前宣佈,將會在10月11日起增設湛江西線,開通連接江門、開平南、陽江、茂名及湛江西5個站點,每日對開各1班列車。此外,往來香港西九龍站與廣州東站以及福田站的列車服務,亦會由10月11日起加強。廣州東線服務將增至每日20班,而南行尾班車開出時間亦會由現時的下午6時45分,延後至晚上8時18分由廣州東開出,更加便利乘客出行。而廣州東線亦會引入新的列車車款,令乘客旅程更舒適。而往來深圳的列車班次亦將於同日起由178班增至184班,穿梭深港更輕鬆快捷。 由香港開出的高鐵網路覆蓋亦將進一步提升,包括直達大灣區7大城市,深圳、廣州、肇慶、佛山、東莞、惠州及江門,列車服務將由每日182班增加至188班,進一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

大灣區内地九市全部實施「認房不認貸」政策

2023/9/7

大灣區内地九市全部實施「認房不認貸」政策 據悉,廣州在8月30日宣布實施認房不認貸政策,成爲首個落地該政策的一線城市。隨後,深圳、東莞、佛山、江門、中山、惠州、肇慶、珠海也陸續實施該政策。 過去中央政府為遏抑樓市炒風,內地銀行對首套房和二套房實施不同的首付比例及貸款利率,首套房的首付比例一般是二至三成左右,二套房的首付比例通常逾四成,有的城市更高至九成,貸款利率也較首套房高出1至2厘。「認房」「認貸」指的是購房人貸款時,銀行認定他是買首套房還是二套房,及對應的首付比例及貸款利率。 今次實行的「認房不認貸」,家庭成員只要在當地名下無成套住房的,不論是否已利用貸款購買過住房,都能夠享受首套房標準的較低首付比例和較優惠貸款利率,因而令購房者的資金壓力相對減小。

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車輛攀升 增長約69%

2023/7/21

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車輛攀升 增長約69% 據珠海邊檢總站發布上半年出入境數據顯示,該總站共查驗經拱北、港珠澳大橋、橫琴、青茂、灣仔、中山港和九洲港等轄區主要對港對澳口岸出入境人員7300餘萬人次,同比增長約33%。 隨着澳車北上和港車北上實施,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車輛持續攀升,上半年達125萬輛次,同比增長約69%;供澳鮮活産品主要輸出通道拱北口岸數據爲113萬輛次,單日車流量最高突破8500輛次,創下近3年紀錄。經橫琴口岸的澳門單牌車數據約爲34萬輛次,同比去年翻了一番。 今年以來,内地居民港澳遊、港澳居民入境遊及探親活動頻繁,珠海邊檢總站共查驗出入境旅客量同比增加1800萬人次。其中,拱北口岸日均客流量達25萬人次,橫琴口岸上半年累計出入境客流量700餘萬人次,粵澳新通道青茂口岸今年以來單日客流量連續11次創新高,單日最高客流量達9.4萬人次,較開通初期增長150%。連接香港的九洲港、中山港等水路口岸在今年1月復航後,出入境客流量分别達18萬人次和近30萬人次。出入境車輛方面,上半年,經珠海、中山、江門、陽江、茂名和湛江市對外開放口岸出入境車輛和船舶共逾343萬次,較去年同期增長約73%。

大灣區物業面積小知識

2023/6/30

大灣區物業面積小知識 在大灣區買樓要留意單位上和香港的差異,在香港通常用「平方呎」,而在中國內地主要用「畝」、「公頃」和「平方米」來計算土地的面積。 物業買賣亦以「平方米」為單位,基本上每1平方米大約是10.764平方呎。例如,一個100平方米的單位,大約是1076.4平方呎。而在房產證上,一般會列明物業的建築面積和套內面積,即是實用面積。內地的建築面積是指包括公共空間如會所、 電梯大堂、天台、天井、台階等分攤面積的總和,而套內建築面積是套內使用面積和套內分攤面積的總和。

聯絡我們

閣下如對大灣區有任何查詢,請填妥下列表格,再按 「送出 」。我們的大灣區專員會盡快聯絡你。

本人已查閱貴公司的私隱政策及收集個人資料聲明,並同意貴公司使用本人於此所填寫的個人資料作直接促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