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都会区发展 市况睇高一线?
17/06/2022
行政长官于2021年施政报告中提出《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将以天水围、元朗、上水、粉岭等,及毗邻的乡郊地区作为发展核心,计划涉及约300平方公里土地。其中新开拓约600公顷房屋和经济发展用地,初步估算可增加约16,500至186,000个住宅单位。而整个北部都会区预计将以约二十年时间发展,最终可容纳约250万人口,提供约65万个新工作职位,以南金融,北创科的发展布局吸纳人才。
北部都会区为政府新发展地段,北区将会有新面貌。
北部都会区计划当中的住宅新供应部分,包括于洪水桥及厦村新发展区范围至流浮山及尖鼻咀一带,大幅度增加房屋及经济用地供应,料将新增约52,500个住宅单位供应,其中流浮山至白泥一带可供应约17,500个,流浮山及尖鼻咀一带则有潜力提供约8,000伙。此外,计划将于新发展的新田科技城,提供约47,500个单位(已包括发展策略建议新增的约16,500个单位),其中部分将预留作创科企业和研究机构的人才公寓,以留住优秀人才。
延伸阅读: |
释放土地资源建住宅
于古洞北新发展区会提供逾1,000户,同区马草垄一带的农地及坡地,预计亦可增加约13,500个住宅供应;同时,亦会重新检视罗湖道和文锦渡路一带、罗湖南站附近土地、老鼠岭和上水华山一带乡郊的土地用途,以释放土地发展潜力增加房屋供应,长远整个罗湖/文锦渡综合发展区料可增加约85,000个住宅。
北部都会区部分区域提供住宅供应预算:
地区 |
单位数目 |
流浮山至白泥 |
约1.75万 |
流浮山至尖鼻咀 |
约5.25万 |
新田科技城 |
约4.75万(包括新增约1.65万) |
马草垄(农地及坡地) |
约1.35万 |
古洞北 |
超过1,000 |
罗湖/文锦渡 |
约8.5万 |
配合现时新界北部地区约39万个单位,以及正规划及发展项目约提供35万伙,意味该区提供的住宅总供应将达92.6万户。
延伸阅读: 古洞北/粉岭北用「标准金额」补地价批地?! 「标准金额」补地价计划系乜? |
多条铁路助融入大湾区
计划将兴建多条铁路,包括港深西部铁路(洪水桥-深圳前海)、尖鼻咀至白泥自动捷运系统、北环线支线(新田科技城-新皇岗口岸)(港深创科园-古洞北新发展区)、北环线东延线(古洞-罗湖及文锦渡-粉岭安乐村),将现有罗湖站延 伸至深圳罗湖,并会在深圳设「一地两检」口岸。于罗湖及上水站之间则增加罗湖南站,以便居民出入和融入大湾区生活。
多项因素影响楼价
在未来20年,北部都会区将成为香港发展的其中一个新焦点,早前有个别买家因看好北部都会区概念而加快于区内入市,以免楼价受发展刺激上调,越迟买会越贵,特别是当与内地通关后,北水再次南流,不少内地有钱人会来港置业,对北区楼价会有一定刺激!憧憬通关及区内发展是对楼市的一大支持位,但长远区内楼价的变化,主要视乎以下因素:
1. 区内能否提供足够多的高薪厚职,以吸引相关专才驻留?
2. 政府对初创企业的支援足够吗?可否吸引初创到区内落户并发展业务?为年轻人提供就业及上流机会?
3. 区内民生配套设施是否足够?公私营房屋的比例到底如何分配?
4. 出入交通是否便利?人口增加是否对道路及铁路等交通网络构成压力?
5. 租赁市场表现是否畅旺?
宜选铁路沿线新盘 升值潜力高
北部都会区是长达20年的发展计划,未来楼价变化始终受很多因素影响,建议可「睇定啲,再出手」。如有意搬到北区生活,或想早著先机的买家,宜尽量选择铁路上盖、沿线或基座设大型交通枢纽,以及楼龄较新,配套齐备,并邻近市中心的物业,既能保值抗跌,升值潜力亦较高。此外,新界北部有多个新盘项目都合乎条件,如西铁沿线元朗站的「The Yoho Hub」、坐落天水围湿地公园旁的「Wetland Seasons Bay II」、位于洪水桥的「#LYOS」等,还有位于屏山的「南屏汇」和古洞北的「高尔夫.御苑」等,就算部分并非铁路沿线物业,但亦具备楼龄新及配套设施齐的优势,有意置业者不妨留意。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