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保险vs火险vs第三者责任保险 小业主如何选择? 管理公司会负责哪些?

因屋苑水表房爆喉水浸,毁坏升降机引发赔偿争议的报道,引起市民对保险重要性的关注。不论新楼或旧楼的业主,如没有购买相关保险,遇到家居意外事故便有机会导致财物损失,甚至更有可能要为意外引致第三者的财物损失或人命伤亡而背负天价赔偿。
因此,业主应为单位购买家居保险,火险和第三者责任保险,如有购买保险,保险便可承担其中部分甚至全部赔偿,业主的损失便可大大减少。现时本港并没有法例强制规定业主购买家居保险,大部分业主只会在买楼时按银行申请按揭的要求,于按揭期内购买火险(即「楼宇结构险」),个别小业主更可能将火险误会作家居保险。到底家居保险、火险和楼宇第三者责任保险有甚么分别?如何令家居更有保障?
甚么是家居保险?
甚么是火险?
甚么是楼宇第三者责任保险?
在购买家居保险或火险时,小业主应研究家居保险或火险保单内容,了解清楚保障范围。不少投保人都选择价格较低的基本保障计划,但基本计划的保障范围有限,例如基本火险只保障因火灾、台风、洪水、山泥倾泻、地震、地陷甚至爆炸等意外而导致楼宇结构受损的更换彧重置费用,但并不能保障家居内部的损毁及财物损失。而家居保险则能填补火险对个人财物保障的不足,保障因意外而导致家居财物损毁/损失以及涵盖到受保人及其家人导致的第三者身体或财物损失的法律责任,同时亦可加购延伸楼宇结构全险等保障。
2. 按自身需求添加自选附加项目
保险公司设有多项自选附加保障供选择,让客户因应需求添加。个别家居保险计划更提供全面楼宇结构全险保障供额外选购(需附加额外保费),除了赔偿因意外导致的楼宇结构损毁,并全面延伸保障包括墙身、天花、地板、门窗及发展商提供的室内设施等的损失,亦可报销专家顾问开支和清理碎砾等费用。
个别家居保险计划甚至提供全球财物损失、家佣保障、宠物保障、全球第三者责任保障,以及网购和电子钱包保障等,令保障范围更全面。
简单来说,购买一份合适的家居保险、能延伸覆盖上述三大保险项目的保障 (财产、公众责任及楼宇结构保障)。
知多点:管理公司必须买第三者保险及劳保
物业保障并不单止由小业主购买家居保险去保障其单位及其个人财产,其实物业管理公司或大厦组织(业主委员会或立案法团)也有责任为公用地方及设备,如升降机、消防设施、天线或走火梯等投保「建筑物第三者风险保险(公众责任保险)」,以保障小业主以防大厦的公用空间或设施因管理疏忽引至第三者受伤或死亡,需向第三者支付相关诉讼费用和赔偿金。
此外,管理公司或大厦组织亦需要为雇员购买劳工保险(雇员补偿保险),如不幸有员工因工受伤甚至身故,亦可向雇员或其家人作出补偿。
管理公司除了强制性购买第三者责任保险及劳工保险,亦可就公共财产投保公共产业保险(下称财物保险)。当公共财产因受保风险,譬如风灾、水灾或恶意破坏而损毁,便可向保险公司申请索偿。财物保险为非强制性项目,如管理公司没有购买,万一意外损毁公共财产,赔偿便从屋苑维修基金出资,即是由业主分担。
如管理公司已为大厦购买火险,业主亦自行为单位买了火险,索偿时应该怎样处理?
物管为大厦购买的火险大多只保障公共范围,私人范围需由业主自行购买保险。不过现时亦有少数新楼盘的物管购买延伸至私人范围的火险,但保障范围不一,小业主需自行与物管查询。如遇上事故需要索偿,业主需立即通知自己的保险公司,同时通知物管方,届时如均属受保范围内,两间保险公司会根据保单条款作出先后处理或摊分赔偿。
建议小业主购买家居保时考虑延伸「楼宇结构全险保障」,因所有原有建设包括墙身、天花、地板、门窗及发展商提供的室内设施均属于楼宇结构项目,而火险大多只属「楼宇结构保障」,受保范围较窄。
由于每份保险的保单条款均有不同,所以业主在购买前定要细心阅读保单内容及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