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網專頁
全港幼稚園簡介
地區 | 學校名稱 | 種類 | 學劵 | 時間 |
黃大仙區 | 德望小學暨幼稚園 | 種類 非牟利 | 學劵 無 | 時間 AM,PM |
九龍城區 | 國際英文幼稚園 | 種類 私立獨立 | 學劵 無 | 時間 AM,PM |
九龍城區 | 維多利亞(何文田)國際幼兒園 | 種類 私立獨立 | 學劵 無 | 時間 AM,PM |
油尖旺區 | 維多利亞(君匯港)幼稚園 | 種類 私立獨立 | 學劵 無 | 時間 AM,PM |
油尖旺區 | 明慧國際幼稚園(太子分校) | 種類 私立獨立 | 學劵 無 | 時間 AM,PM,WD |
九龍城區 | 學之園幼稚園(昇御海逸) | 種類 私立獨立 | 學劵 無 | 時間 AM,PM |
觀塘區 | 藍田靈糧幼稚園 | 種類 非牟利 | 學劵 有 | 時間 AM,PM |
九龍城區 | 國際英文幼稚園 | 種類 私立獨立 | 學劵 無 | 時間 AM,PM |
東區 | 維多利亞幼稚園 | 種類 私立獨立 | 學劵 無 | 時間 AM,PM |
灣仔區 | 聖公會幼稚園 | 種類 非牟利 | 學劵 無 | 時間 AM,PM |
九龍城區 | 民生書院幼稚園 | 種類 非牟利 | 學劵 無 | 時間 AM,PM |
中西區 | 維多利亞(寶翠園)幼稚園 | 種類 私立獨立 | 學劵 無 | 時間 AM,PM |
灣仔區 | 香港靈糧堂幼稚園 | 種類 非牟利 | 學劵 有 | 時間 AM,PM |
九龍城區 | 啓思小學附屬幼稚園 | 種類 私立獨立 | 學劵 無 | 時間 AM,PM |
九龍城區 | 協恩中學附屬幼稚園 | 種類 非牟利 | 學劵 有 | 時間 AM,PM |
幼稚園收生報名程序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12月16日前幼稚園通知家長K1學位申請結果
- 如家長未能於「統一註冊日期」內向取錄其子女的幼稚園提交「註冊證」/「入學許可書」,該幼稚園或未能為其子女進行註冊。因此,家長須在指定日期內向教育局遞交「註冊證」的申請。
- 如兒童於「統一註冊日期」後獲取錄,家長仍須以「註冊證」/「入學許可書」註冊。如家長在一所幼稚園註冊後打算為子女轉校,須到原先註冊的幼稚園取回「註冊證」/「入學許可書」。家長如由其原先註冊的幼稚園取回「註冊證」/「入學許可書」,即代表該幼稚園不會再為該兒童保留學位。一般來說,其原先註冊的幼稚園不會退還「註冊費」。
幼稚園概覽
何謂幼稚園?
香港幼稚園皆由私人營辦,服務對象為 3 至 6 歲的學童(K1-K3)。部分幼稚園附設幼兒中心(即幼稚園暨幼兒中心),可同時為 3 歲以下兒童提供照顧服務。
幼稚園報名程序
幼稚園一般在 K1 入學前一年的 9 至 11 月份開份開始接受報名,並於同年的 12月向通知家長 K1 學位申請結果。欲申請學券的家長,在學童入讀 K1 前一年的 9月至 11 月份,可向教育局遞交「註冊證」,教育局完成審批便會以郵寄方式發放註冊證/入學許可證。當確定學童入讀一所能兌現學券的幼稚園時,家長需於「統一註冊日期」到有關的幼稚園註冊提交「註冊證」/「入學許可書」並繳交註冊費。若學童於期間未為幼稚園取錄,則於「統一註冊日期」後參考教育局公布的幼稚園 K1 空缺資訊。至於不兌現學券的幼稚園,收生程序各有不同,家長要參閱學校的網校。
是否一定要讀幼稚園?
香港政府為 6 至 15 歲的兒童提供九年免費普及基礎教育,約由小學一年級至中學三年級,幼稚園教育並不包括在內。即是說,小朋友並不一定要入讀幼稚園。然而,香港不少家庭都是雙親在職,小孩由家中長者或外傭照料,都會選擇把小孩子送到幼稚園。而幼稚園又分為半日制(上午校、下午校)、全日制及長全日制。
甚麼是學券?
學券即是「學前教育學券計劃」,自 2007/2008 學年起推行。學券計劃讓入讀合資格本地非牟利幼稚園幼兒班、低班及高班的學童,獲得學費資助,減低家長負 擔。合資格兌現學券的幼稚園必須是提供本地課程的非牟利幼稚園、而學費不超過教育局規定的學費上限 。
要參加學前教育學券計劃,必先為子女申請學前教育學券計劃資格評估。若學童被評為合資格參加學券計劃,學生資助處會派發一張學前教育學券計劃資格證明書給學童。家長只要按學童入讀學前教育學券計劃下本地非牟利幼稚園的要求,出示學童的資格證明書正本,幼稚園便可憑證明書向教育局兌現學券,學童/家長亦可獲得學費資助。
N 班是甚麼?
N 班是預備小朋友升讀幼兒班(K1)至幼稚園(K2-K3)的級別,主要培訓表達能力、自理能力、社交能力、認知能力、理解能力及戒用尿片等,課程與幼稚園大同小異。
既然小孩子不一定要讀幼稚園,更是不一定要讀 N 班;有些家長不會選擇幼稚園教育,有些會選擇跳過 N 班,只為孩子報讀幼稚園。然而,部份幼稚園的 N班畢業生可以直升該校的 K1,如果家長鍾情的幼稚園是這樣收生,那麼就要為孩子報讀其 N 班,否則待學校把 K1 學位分配予其 N 班的學生後餘額太少,外來學生報讀 K1 的競爭就太大,被取錄的機會就降低了。
甚麼是幼兒中心?
幼兒中心與幼稚園都是為 6 歲以下的兒童提供學前教育和照顧。然而,照顧 3歲以下兒童的幼兒中心則受社會福利署規管,為 3 歲以上幼兒開設的幼稚園則是受教育局規管。
受資助的幼兒中心會為 3 歲以下幼兒提供全日照顧,而其他幼兒中心也提供半日照顧服務。自 2005 年 9 月開始,幼稚園和幼兒中心可在同一處所運作,為 0 至 6 歲兒童提供服務。
幼稚園一條龍?
香港沒有「一條龍」模式運作的幼稚園與小學,但部份同時開辦幼稚園與小學的辧學團體,會讓小學部取錄其幼稚園特定百分比的學生,通常是 50%至 85%。
幼兒教育方法
香港的幼稚園較多採用「專題研習教學法」(Project Approach)及多元智能教學法(Multiintellect Approach),或在這些基礎上加入大書共讀教學法(Big Book Approach)故事綜合活動教學法(Story Approach to Integrated Learning,簡稱 SAIL);亦有不少採用歐洲教學法如蒙特梭利教學法(Montessori Approach)及華德福教學法(Waldorf Education)等。
專題研習教學法(Project Approach)
專題研習教學法透過老師設立專題內容和方向,資料的選材可以是來自生活上的一切,如水果、文具、睇醫生、運動會等,透過蒐集資料、手工製作、唱遊活動,甚至室外教學等不同形式,引導學習和研究。在過程中強調孩子思考、表達及創意的發揮,比較著重啟發自主的學習能力及推動內在的學習動機。
多元智能教學(Multiintellect Approach)
「多元智能」由美國哈佛大學卡納德 Gardner 教授所提出,他認為人類的智能至少可分為八種,包括:語言、數學邏輯、視覺空間、音樂、肢體動覺、人際溝通、個人內省及大自然觀察者這八個範疇。每個人都具備所有八項智能,而且大多數人的智能可以發展到適當的水準。
- 智能並非與生俱來就是固定的或是靜態的;
- 智能是可以學習的、可以教的、可以提昇的;
- 智能是一種多向度的現象,展現在我們的大腦/心靈/身體等系統多層次上。
多元智能的課程理論,重視課程內容的多樣性、教學者的有效轉化、學習者的正確理解。教學法消除不同學科的界限,透過設計「多元管道活動」,融入八大智能的元素,透過師生討論,然後一起蒐集資料、家庭訪問、設計標語等多種方式,協助學生將所學綜合地應用在日常生活之中。
蒙特梭利教學法(Montessori Approach)
蒙特梭利教學法由瑪麗亞.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博士於 1907 年創立,目標是為了發展孩子們的感官、性格,還有實用的生活技能和學習能力。
蒙特梭利教學特色包含:
- 因材施教,不論是何種個性的孩童在蒙特梭利幼兒園都可以進行學習
- 蒙特梭利的老師重視個別孩子在每個發展階段獨有的敏感期的天賦、能力或學習上的需要進行教學,持續作出鼓勵和栽培。
- 讓兒童自由地探索周遭事物,他們便會得到運用和創造的機會,潛能方可得以發揮;在大多數情形下,必須出於自願和主動,無法以強迫方式激發。
- 使用特製的教具,這些教具都放在孩子能取得的架上,孩子自由選擇教具後,就專注運用教具練習小肌肉,並透過不斷重複來達到自我修正並學習。蒙特梭利教具美觀、色彩鮮明以及有光滑的外表,整體結構易於孩童單獨操作的,並透過一些機制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及觀察力,這時教師就可以在一旁觀察並擔任引導的角色,協助孩子學習
華德福教育法(Waldorf Education)
華德福教育法(Waldorf Education),為奧地利哲學及教育家魯道夫.史代納博士(Dr. Rudolf Steiner)提出的教育方法。特色在於親近自然、重視創造力和想像力、重視學習節奏與次序及強調藝術教育。
華德福教育認為兒童的成長分成三個階段,每七年區分為一個階段, - 0-7 歲(幼兒階段)、7-14 歲(小學階段)、14-21 歲(中學到大學階段),每個階段都需要適合的教育方式。
華德福學校通常都會有主課程和副課程。主課程時間固定時段上課,內容以語文、數學、自然、社會四大領域為主。副課程的教育功能乃在平衡主課程、與主課程相輔相成,陶冶和滋養孩子的情感。
對香港家長而言,華德福教育比較另類。有資深華德福老師提到,當家長選擇一所華德福學校時,他必須對自己、對孩子、對學校都要有耐心;家長也要具備自我成長的能力,也要對孩子的教育、對學校的成長感興趣。